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,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

以后再说X
图片名

全国服务热线:18820943687

揭阳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
揭阳3型拉森钢板桩的运输与堆放有哪些规范?

分类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8-02 267次浏览

3型拉森钢板桩运输与堆放技术规范 一、概述 3型拉森钢板桩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...

3型拉森揭阳钢板桩运输与堆放技术规范

一、概述

3型拉森揭阳钢板桩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钢制构件,其截面形式为U型,具有承载力高、抗变形能力强等特点。根据GB/T 20045-2008《揭阳钢板桩》标准,其运输与堆放需遵循专项技术规范,以确保构件质量与施工安全。本规范结合工程实践,系统阐述运输与堆放的全过程控制要点。

二、运输前准备

1. 构件验收标准

运输前应对构件进行严格检查,重点核查以下指标:

(1)截面尺寸偏差:长边误差≤3mm,短边误差≤2mm,厚度公差±0.5mm

(2)垂直度偏差:单节桩垂直度≤1/500,接桩处错位≤2mm

(3)防腐层质量:热镀锌层厚度≥120g/m²,无破损、脱落现象

(4)焊接质量:焊缝长度≥80mm,无裂纹、未熔合等缺陷

2. 包装与标识

(1)采用聚乙烯薄膜双层包裹,接缝处热熔粘合

(2)每节桩两端设置橡胶缓冲垫,长度≥200mm

(3)明显标识桩号、长度、生产日期及方向箭头

(4)重心位置用红色标记标示,距顶部1.5m处

3. 车辆适应性设计

(1)运输车辆需配备专用支架,确保重心稳定

(2)车顶设置防雨罩,四周固定防风绳

(3)车辆宽度≤2.5m,高度≤4.2m,转弯半径≥15m

(4)重型车辆需安装液压升降平台,起吊点距地面高度≤1.8m

三、运输过程控制

1. 路线规划要求

(1)优先选择混凝土路面或铺装厚度≥15cm的砂石路面

(2)坡道坡度≤6%,弯道半径≥50m

(3)桥梁净空高度≥6m,净宽≥4.5m

(4)避开地下管线密集区域,地下水位埋深≥3m

2. 起吊与固定规范

(1)采用双吊点对称起吊,吊具与吊索角度≤60°

(2)吊装时保持桩体垂直,垂直度偏差≤1/200

(3)吊装后立即安装临时支撑,间距≤3m

(4)运输过程中每2小时检查一次固定装置

3. 行驶安全措施

(1)车辆前后设置荧光警示灯,长度≥200m处设置反光锥

(2)恶劣天气(风速≥6级、降雨量≥10mm/h)停止运输

(3)运输速度≤40km/h,急弯路段减速至15km/h

(4)配备应急通讯设备,保持与调度中心实时联络

四、堆放场地要求

1. 场地选择标准

(1)地面承载力≥150kPa,地下水位埋深≥2m

(2)排水系统完善,坡度≤2%

(3)远离火源、化工厂等危险源,距离≥50m

(4)场地平整度误差≤5mm/m²

2. 堆码技术规范

(1)基础处理:铺设C25混凝土垫层,厚度≥150mm

(2)堆码层数:单面堆码≤4层,双面堆码≤6层

(3)层间距:使用型钢支撑,间距≤2m

(4)倾斜堆放:坡度≤10°,每层设置防滑道

(5)重心控制:中心偏差≤0.5m,边缘距堆外缘≥1m

3. 防护措施

(1)设置防风网:风速≥4级时启用,网格尺寸≤2m×2m

(2)防雨措施:顶部覆盖透水帆布,排水孔密度≥4个/m²

(3)防火隔离:堆区与火源距离≥30m,配备灭火器

(4)防锈管理:定期检查涂层,破损处48小时内修补

(5)防碰撞设施:周边设置1.5m高防护栏,夜间增设警示灯

五、堆放周期管理

1. 常规堆放周期

(1)干燥环境:≤6个月

(2)潮湿环境:≤3个月

(3)腐蚀性介质环境:≤2个月

2. 周期性检查制度

(1)每日检查:测量地面沉降量,记录环境温湿度

(2)每周检查:测量构件变形量,记录涂层破损情况

(3)每月检查:抽检焊缝质量,评估支撑系统稳定性

3. 周转流程规范

(1)先进先出原则,建立电子化库存台账

(2)周转超期预警:超过规定周期20%时启动处理程序

(3)报废标准:累计变形量≥L/200(L为桩长),涂层厚度≤50μm

六、特殊环境处置

1. 高温环境

(1)堆放时间避开10:00-16:00高温时段

(2)设置遮阳网,降低表面温度≤40℃

(3)增加洒水频率,保持相对湿度≥60%

2. 震动环境

(1)远离振动源,距离≥50m

(2)设置减震沟,深度≥2m,宽度≥1.5m

(3)监测振动加速度,控制≤0.15g

3. 海洋环境

(1)采用防腐型钢支撑,表面锌层≥200g/m²

(2)设置阴极保护系统,电流密度≥1.0mA/m²

(3)定期检测电偶腐蚀电位,控制差值≤200mV

七、应急处理预案

1. 构件变形应急响应

(1)变形量达L/300时立即停用

(2)启动支撑加固程序,24小时内完成

(3)建立变形监测点,每小时记录数据

2. 碰撞事故处置

(1)事故现场设置警戒区,半径≥10m

(2)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内部损伤

(3)损伤深度>1/3截面时进行报废处理

3. 环境灾害应对

(1)台风预警:风速≥8级时转移至室内

(2)暴雨预警:积水深度>200mm时启用排水系统

(3)地震应急:震级≥4.5级时启动疏散程序

八、质量追溯体系

1. 建立全生命周期档案

(1)包含生产、运输、堆放、使用全过程数据

(2)关键参数存档:运输路线、堆放记录、检查报告

(3)保存期限:工程验收后10年

2. 追溯机制

(1)扫描二维码获取构件详细信息

(2)建立电子化质量追溯链

(3)实施批次质量分析,每月形成报告

3. 质量责任划分

(1)运输损坏由承运方负责

(2)堆放变形由堆放方负责

(3)使用损坏由使用方负责

(4)质量争议由第三方检测机构仲裁

本规范适用于3型拉森揭阳钢板桩在陆路、铁路及水路运输,以及临时堆放、长期仓储等场景。执行过程中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进行适应性调整,定期组织专项培训与演练,确保规范有效落实。通过系统化的运输与堆放管理,可有效控制构件质量损失率在0.5%以内,保障工程安全与进度。